金绿宝石,也称金绿玉。化学成分为BeAl2O4、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它位列名贵宝石,具有四个变种:猫眼,变石,变石猫眼和金绿宝石晶体。金绿宝石本身就是较稀少的矿物,如果能切割成大颗粒的且颜色净度都比较好的宝石是十分珍贵的。金绿宝石中,大众熟知的就是金绿猫眼(cat’s eye),它以其丝状光泽和锐利的眼线而成为自然界中最美丽的宝石之一。另外三种属认知初期,有比较大的收藏前景。接下来小编给大伴详细说一下金绿宝石鉴定参数,颜色、透明度、硬度、鉴定方法、产地、图片,相信定会是您想要的答案。
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品质优良的,是极为珍贵。金绿宝石一般为厚板状,透明有玻璃光泽,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颜色。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因为它非常坚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砾石中也会存在。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绿宝石,但品质不如天然的。金绿宝石的透明晶体,因硬度大也是名贵宝石。工艺上要求颜色像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透明,少瑕,晶体直径大于3毫米。经过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早在19世纪初期,美国自然博物馆获得一块名叫“希望”的金绿宝石,人们对它优美的赞誉描述如下:“这块罕见的宝石,透明度极佳,闪闪发光,没有任何斑点等瑕疵。它的非同一般的巨大颗粒,它漂亮得完美无缺堪称举世无双,它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一块罕见的金绿玉……”
中文名
金绿宝石
外文名
Chrysoberyl
化学式
BeAl2O4
颜 色
黄色、黄绿色、褐黄色
光 泽
玻璃光泽
透明度
透明至不透明
晶 系
斜方晶系
解 理
差到中等的柱状解理
断 口
贝壳状断口
硬 度
8.5
晶体惯态
板状、短柱状晶体
矿物密度
3.71-3.75(相对密度)
比 重
3.72
折射率
1.745-1.755
双折射率
0.008-0.010
鉴别方法
透明的金绿宝石
透明的金绿宝石,也就是金绿宝石晶体,呈油亮明艳的强玻璃光泽,颜色为淡褐黄色、淡褐绿色,宝石内部有时可见一些羽毛状气液包裹体。外观与黄色蓝宝石和黄褐色钙铝榴石有些相似。除光泽明亮,透明,淡褐黄色、淡褐绿色的颜色外,没有明显的识别特征,肉眼不容易鉴定,只有借助折光仪精确测定折光率来加以区别。
猫眼石
自然界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比较多,但颜色及外观上与猫眼石相似的只有印度、斯里兰卡、巴西产的石英猫眼,台湾产的软玉猫眼,以及人造的褐色玻璃猫眼。
猫眼石呈半透明,颜色有棕褐色、淡褐黄色、淡褐绿色、蜜黄色、灰色等。猫眼石的光带纤细、明亮、移动灵活,即使在室内光照条件下也十分清晰。宝石内部含有密集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带褐色调的颜色和清晰的猫眼效应,是肉眼鉴定的重要特征。
亚历山大石
亚历山大石是含铬、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变种,又称为变石 [1] 。它在阳光下呈绿色,在白炽灯或烛光下呈红色。其他特征与透明的金绿宝石和猫眼石类似。它的名称源于俄国沙皇二世亚历山大,在他21岁生日那天戴着镶有变石的皇冠出席典礼,以自己的名字将变石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主要产地
俄罗斯
最好的变石,即变色效应最好的变石产于乌拉尔地区。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砂矿中则产出黄绿色大颗粒变石及高品质的猫眼宝石。
巴西
除斯里兰卡外,目前最主要的金绿宝石产地为巴西,发现的金绿宝石品种包括透明的黄色,褐色金绿宝石,很好的猫眼和高品质的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