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柱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矿物,常见于矽卡岩或气成热液岩石中,一般呈灰色、灰黄色、灰绿色、浅黄绿色等,偶见玫瑰紫色、淡紫色、粉紫色、海蓝色等。宝石级方柱石要求颜色鲜艳,半透明——透明,晶体颗粒大,能加工成3mm×4mm以上的裸石。因此,宝石级方柱石稀少、罕见。接下来给您叙述方柱石的鉴定参数,颜色,硬度,折射率,产地,图片,我想说不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方柱石产于富钙的区域变质岩中,几乎所有的变质相带里都有方柱石的产出。在矽卡岩中,也经常有方柱石的产出,一般产干高级变质带中。方柱石大多产于变质岩中,也有产于伟晶岩中的。产于区域变质岩中者质量较差,最好者产于火山岩与灰岩的接触变质带。 产地有缅甸、马达加斯加、巴西、印度、坦桑尼亚、中国和莫桑比克。猫眼品种主要产于缅甸和中国。
中文名:方柱石英文名称:scapolite。
类别:硅酸盐矿物——架状硅酸盐矿物——方柱石族
方柱石在化学组成上属于Na4[AlSi3O8]3(Cl,OH)——Ca4[Al2Si2O8]3(CO3,SO4)完全类质同象系列,晶体属四方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属似长石矿物。按端员组分Me和Ma分子的百分含量可划分为钠柱石(Ma100——80,Me0——20)、针柱石(Ma80——50,Me20——50)、中柱石(Ma50——20,Me50——80)和钙柱石(Ma20——0,Me80——100)4个矿物种。但各家划分标准往往不一。天然产出的方柱石多具 Ca/(Ca+Na)=0.2——0.9范围内的中间成分,并通称为普通方柱石;任一端员组分含量超过80%的都甚少见。方柱石是似长石矿物中的一种。似长石矿物包括方沸石、钙霞石、白榴石、霞石、铯榴石、方柱石、钠柱石、钙柱石和方钠石,它们都是含碱性的铝硅酸盐矿物。因为其化学成分与长石相似,所以叫似长石。方柱石产于富含钙的变质岩中,尤其在大理岩、片麻岩、麻粒岩、绿片岩中。晶体常见,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聚形。集合体呈粒状、不规则柱状或致密块状。无色及白、蓝灰、黄至红褐等色,海蓝色者称海蓝柱石。玻璃光泽。柱面解理中等和不完全。摩斯硬度5——6。比重2.50——2.78,随钙的含量增加而增大。产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中,也见于钙质岩石的区域变质岩中。在火山岩的气孔中可见到晶簇状方柱石。色泽美丽的方柱石可作为宝石。
化学成分
Na4[Al(AlSi)Si2O8]3(Cl,F,OH,CO3,SO4)——Ca4[Al(AlSi)Si2O8]3(Cl,F,OH,CO3,SO4),钠、钙可呈完全类质同像替换构成一个类质同像系列,钠柱石与钙柱石分别为两个端元矿物.自然界中尚未出现纯的端元矿物,某方占80%以上的都少见。富钠端元中Cl含量较高,富钙端元中CO3,SO4含量较高。四方晶系四方双锥晶类,柱状晶体,晶面有纵纹。不规则柱状粒状集合体 [3] 。常见颜色:无色、粉红、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紫红色。玻璃光泽。两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6——7。比重2.60——2.74。一轴晶,负光性,偏光镜下具多色性粉红、紫红、紫色:中至强、蓝和蓝紫红;黄色:弱至中,不同黄的色调。折射率:1.550——1.564(+0.015,——0.014)。双折射率:0.004-0.037。据荧光、磷光等特性,紫外光下发荧光:无至强,粉红、橙色或黄色。具平行管状包体者有猫眼效应。无色或黄色方柱石辐照处理后成紫色方柱石,不稳定,遇光褪色。易蚀变为高岭土等矿物。吹管焰下失去水分,并膨胀。
方柱石对长,短波紫外线都有反应,颜色同为黄色。但长波紫外线下之亮度,很明显地强很多,还可具有强磷光现象。
(Na,Ca)Al1——2Si3——2O8,天然产出的方往石实际上都属于韦柱石、中柱石和针柱石的范畴,真正的钠柱石和钙柱石尚未发现。方柱石的一般化学式可以用W4[Z12O24]*R表示。其中W=Na、K、Ca,还可有微量的Mg、Fe、Mn、Ti;Z=Si及Al;R=Cl、F——、OH——、CO2——3、SO2——4。由此可见方柱石的组成成分,颇为复杂。
(Na,Ca)4(Al(Al,Si)Si2O8)3(Cl,F,OH,CO3,SO4)为钠柱石Na4[AlSi3O8]Cl和钙柱石Ca[Al2Si2O8]3CO3类质同像系列的中间成员。随着成分中Ca的含量增多,折射率、双折射率和密度也增大。
晶体形态
四方双锥晶类 [3] ;常见单晶有四方柱a{100}、m{110}、h{210}和四方双锥r{111}、z{131}、w{331}。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和空间群:四方晶系,空间群I4/m;
晶体习性:柱状晶体,晶面有纵纹,沿c轴延长,常带有丝状或纤维状外观。
晶胞参数:a0=12.01——12.29Å,c0=7.54——7.76Å,z=2;
粉晶数据:3.46(1)3.07(0.7)3.03(0.6)3.82(0.6)1.912(0.3)2.69(0.3)2.7(0.3)6.04(0.2)
物理性质
硬度:5——6
比重:随Me分子的增加而增加,在2.50——2.78g/cm3之间变化解理:{100}解理中等,{110}解理略差
断口:断口不平坦 [3]
颜色:浅黄色至深黄色
条痕:无色
透明度: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
发光性:发荧光
其他:含钙的方柱石在HCI中能被分解,分解后形成胶状体,但富Na着难溶
光学性质
一轴晶(——),Ne=1.522——1.571,No=1.534——1.607,双反射率=0.0120——0.0360
光学性质
1.颜色 方柱石主要有紫色、粉色,常见有无色、黄色、橙色、绿色、蓝 ·色、紫红色(见图)。海蓝色者也称为“海蓝柱石” [4] 。
2.透明度及光泽 透明一半透明,玻璃光泽。
3.光性 一轴晶,负光性。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1.550-1.564,双折射率为0.004-0.037。色散为0.017。
5.多色性 粉红、紫红色、紫色者具中-强多色性,蓝和篮紫红;黄色者具弱—中多色性,呈现不同黄色色调。
力学性质编辑
1.解理 柱面解理不完全 。
2.硬度 6——6.5。
3.密度 2.50——2.74g/cm3。
随钙含量增加而增大。
方柱石大多产于变质岩中,也有产于伟晶岩中的。产于区域变质岩中者质量较差,最好者产于火山岩与灰岩的接触变质带。 产地有缅甸、马达加斯加、巴西、印度、坦桑尼亚、中国和莫桑比克。猫眼品种主要产于缅甸和中国。
世界著名的产地有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和意大利罗马附近的CapodeBove等地。目前优质紫色方柱石产地为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