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红本身也具备着非常好的寓意,做为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之一,战国红的红色大气、庄重、灵动,极富表现力,丝毫不逊于南红玛瑙,很快就成为了大家选购的一个热点,成为了大量玉石爱好者们的第一选择。接下来小编给大伴介绍战国红瑙是怎么形成的,战国红瑙形成条件是什么,相信定会是您想要的答案。
作为二氧化硅的衍生物,玛瑙为二氧化硅岩浆胶体灌入岩石(如玄武岩)缝隙结晶后形成。全世界玛瑙产地极多,玛瑙普遍具有的特性是具有缠丝,缟带,因掺杂其他矿物而具有颜色。中国人喜爱的云南宝山南红,即为红色,而雨花石的缠丝也十分著名。
战国红玛瑙同时兼具了玛瑙顶级的色和丝两种特点。其丝为红黄色,丝间的过渡色则有红、黄、绿、紫、无色等多种。而各色在色谱上均有很宽泛的过度,黄色从土黄到明黄,红色从暗红到血红。如此之多的颜色和复杂的缠丝相结合,形成了战国红千变万化的特点,可谓极尽自然变化之能事。雪花向人类展示了水气凝结时的曼妙多姿,战国红则向我们呈现了岩浆涌入岩石缝隙时的无穷变化。
战国红玛瑙是在酸性富硅火山岩热液中形成。随围岩的缓慢运动进入变形的不规则孔洞,因热液注入通常充满整个孔洞,称为第一成矿。其成矿又分为四个阶段:二氧化硅雏晶成核阶段、短纤维成长阶段、长纤维成长阶段、晶质石英晶出阶段。 新的热液注入可能发生在第一期成矿完成之后或过程之中,通常反复第一期成矿的后两个阶段,最终以中心孔洞被充满无法再进入新的热液为止。因此战国红玛瑙往往出现中心含有透明玉髓或晶质石英后再次出现条带及晶质石英的现象。
在战国红玛瑙成矿的整个过程中,富有美感的条带的形成不仅受孔洞内热液浓度、离子含量的影响,还受埋藏深度及温度的影响。一般认为:环境条件的韵律性变化、热液的脉动状注入都是战国红玛瑙形成丰富多彩的内部结构的重要因素。
战国红是一种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独特的宝石,虽然现在在宝石学当中,将战国红归类为“玛瑙”,但是事实上在火山岩浆凝结的过程当中,最终生成的不仅仅有玛瑙质的战国红,另外还有一些可以归类为玉髓、水晶、或是石英质岩的凝结物,也都属于战国红,战国红不仅有常见的红、黄色的不透明油性料子,同时也会有一些半透、或是透明的水料,这些也都是战国红里面的一部分。
北票是战国红最大也是最为正宗的一个产地,不过因为北票矿山在长期的开发之后,储量已经告急,目前新开出来的战国红里面大多数的水准都已经下降、不如以前,虽然每年仍然会有不少的精品问世,但是总体上来说,好的战国红在市场当中已经是越来越难求了,想要收藏战国红的玩家们,建议早一点入手。